科技赋能麦田 新曹打响小麦“一喷三防”攻坚战

作者:杨镇彭 吕伟发布时间:2025-04-22浏览次数:10

4月20日,在新曹农场各生产区的麦田上空,一架架无人机如同灵动的“科技精灵”,在操作人员的熟练遥控下,轻盈穿梭,精准地将叶面肥、农药均匀地喷洒在郁郁葱葱的小麦植株上。

随着气温逐步攀升,小麦陆续迈入抽穗扬花期。这一阶段是小麦产量形成的“黄金时期”,也是病虫害高发、灾害风险加剧的关键节点。为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确保小麦稳产高产,新曹分公司迅速行动,全面开展小麦“一喷三防”管理作业,现代科技赋能,全力提升防治的效果与效率。

一声令下,农机站“飞手”与各生产区管理人员迅速出击。34台无人机开足马力、火力全开,在麦田上空织就严密的“防护网”。经过紧张作业,当日完成作业面积达16600亩次,高效覆盖重点麦田区域,为小麦的健康生长筑牢坚实防线。

“今年的赤霉病防治工作,我们将无人机作为主力军,大型植保机则作为应急备用力量。”农机站负责人杨镇彭介绍道,“前些天新购置的27台套大疆T70P/T100农业无人机全部投入战斗,它们凭借出色的作业穿透性,有力保障了不重不漏、高效防治的目标,展现出强大的科技实力。”

此次防治工作不仅是一场与病虫害的较量,更是一次人才培养的实战练兵。通过“以熟带生、青蓝共学”模式,一批50岁以上的生产区管理人员加入了新“飞手”行列,他们打破年龄与分工界限,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到赤霉病防治工作中,全力打赢这场保卫小麦丰收的关键战役。

近年来,新曹分公司深入贯彻“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以科技赋能农业发展,以植保无人机为突破口,积极探索农机农艺融合的发展新路径。目前,已拥有61台植保无人机,107名专业操作人员,其中50岁以上的达40人。这支特殊的飞行作业队由农机总站的驾驶员和各生产区的生产管理人员共同组成,形成了独特的“机农融合”模式。管理人员凭借对作物生长的熟悉精准操作农机,配合实施科学的生产管理措施,二者相辅相成,推动农业生产向专业化、精细化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