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夏夜的凉风开始驱散白日的灼热,新曹农场曙光分场东西两个养殖场的进出栏战役才刚刚打响。这是一场与持续高温天气斗智斗勇、为保障畜禽健康而进行的精准调度。
东场 精准接驳 8.5万只青年鸡“清凉”转运
午夜十点,现代蛋鸡养殖场灯火通明。首辆运输车在完成严格的喷雾消毒后,缓缓驶入内场区。这些84日龄的青年鸡,正处在从育成期向产蛋期过渡的关键阶段,对热应激极为敏感。
为最大限度减少高温对鸡群免疫力和生长发育的影响,农场采取夜间转运方案。“育雏基地傍晚6点开始装车,避开日间高温,经过约两小时车程,到达我们蛋鸡场。”玉谷禽蛋分公司经理孙建东说,“装一车发一车,一直持续到次日清晨7点,力争两晚完成8.5万只青年鸡入驻。时间缩得越短,越有利于减少应激、均衡生长。”
现场作业链条清晰,流程高效而有序:车辆消毒、卸箱码放、行车吊运、入棚分栏,每一个环节都衔接顺畅,力求缩短鸡群在高温高湿环境中的暴露时间,使它们尽快在舒适的新“家”中安定下来,保证机体健康。
西场 星夜兼程 26.4万只肉鸡“赶早”出栏
与此同时,西边500米的优质肉鸡养殖场同样人声鼎沸、彻夜不眠。十多辆大型运输卡车在门外有序停靠,渐次而入。工人们默契配合,紧锣密鼓地将已达出栏标准的肉鸡装进通风转运箱,准备连夜运往屠宰加工厂。
“由于屠宰场将于凌晨4点启动生产线,我们养殖场与屠宰场距离较远,必须在前夜开始抓鸡发运,这样才赶得上屠宰,保证供应稳定不断宰。”肉鸡场负责人崔世民说,“这批出栏26.4万只,计划分两次完成,先是21号、22号连发两天,25号、26号再发两天。今晚我们安排了21辆车,日夜不停,确保按时、按量、平稳交付。”
工人们动作娴熟,将肉鸡整齐装进车厢,启动关键的降温程序。车厢顶部的喷淋系统喷出细密的水珠,在闷热的夏夜激起一片清凉白雾,有效降低车内微环境温度,防止鸡只在运输途中因高温缺氧而产生损耗。降温作业后,车厢门被加上专用签封,保证运输途中货物数量准确安全。
农场领导值守现场、坐镇统筹,协调车辆调度、人力分配和应急保障,叮嘱工人们注意夜间作业安全。一线工人坚守岗位、埋头苦干,汗水浸透了衣裳,动作却丝毫不见迟缓,以专业操作扛起生产责任。大家深知,与时间赛跑,就是与高温抗衡,为鸡群多减少一分风险,就能为农场多争得一分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