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科学绿化专题培训班来场现场教学

作者:阎哲昶 发布时间:2025-08-22浏览次数:10

8月21日下午,江苏省林业局组织的全省科学绿化专题培训班在新曹农场开展现场教学。农场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农发新曹分公司总经理崔静波分享农场在高标准农田林网建设方面的创新实践与显著成效。江苏农垦林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董事王建波,农场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工会主席贺在利参加。

新曹农场农田总面积9.19万亩,建成农田林网331条,总长度287公里,农田林网控制率达到100%。林带主要布设于田间河堤、道路和干渠两侧,通过科学规划,将原有“小网格、窄林带”优化为“大网格、宽林带”,每500米左右设置一道防护林带,主要栽植杨树、水杉、中山杉等乔木树种。主林带5行以上,平均宽度达28米;副林带3行以上,平均宽度6米;田间机耕路两侧因地制宜栽植1-2行树木,形成结构完整、功能完善的生态防护体系。

崔静波介绍,新曹农场的林网布局,解决了三对矛盾:一是耕地与林地怎么分布更合理的矛盾。原来大面积耕地中有林地,有的沿路沿河土地却被划为耕地,经过置换调整,大田里的林带被集中到沟边河边,实现林是林、田是田,农田、林地各自成片、互不影响。二是树木与农作物争光争肥的矛盾。将农田里1-2行的小网格小乔木林带改造成400-500亩大网格高大乔木宽防护林带,在便于农田机械化作业的同时,最大限度减轻了林带胁地效应,加之根据主风向培育主林带、副林带,增加林网宽度和高度,农田林网防护效能进一步提升。三是怎样实现林网效益最优化的矛盾。小网格林网因长年水旱轮作,可选树种少、长势差、保存难、经济效益差,大网格林带将大田中的林带改造成河边、路边、干渠边的宽林带,便于统一管理,可选树种多、防护效果佳、经济效益好。

培训班学员表示,新曹农场在高标准农田林网建设中的系统规划、科学实施和长效管护机制,为全省推进科学绿化、提升农田生态质量提供了宝贵经验,具有很好的示范和借鉴意义。